公开事项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滨州医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5-06

滨州医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015年3月7日)

王 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意见。

一、五届二次“双代会”以来学校工作回顾

我校五届二次“双代会”于2014年2月27日召开,一年来,全校上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以八项重点工程为引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质增效,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学校整体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人才工作方面。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获批“长江学者”1人,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各1人;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3人,占教师总数的25.5%,较去年提高5%。严格职称评审,新晋教授5名、副教授34名。

(二)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新上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并招生,成立康复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和老年医学院,大力发展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健康管理、葡萄与葡萄酒等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烟台发展》进行专题刊发,护理学专业获批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获资助300万元。

(三)教育教学方面。临床医学专业以“6年完全认证”成绩通过教育部认证,制定整改方案并扎实落实。加强课程建设,新增10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加入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深化教学研究,获第七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强化实践教学,新增非隶属附属医院2所和实践教学医院、教学基地26所,获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设立基础医学等7个实验教学中心,初步搭建起了全校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形成院(系)自我监控、人人参与监控新机制。扎实做好研究生工作,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目录外二级学科2个,立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4项,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和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优秀实践成果奖7项。推进成人教育,新增山东省首批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严格落实招生“阳光工程”,本专科招生3730人,录取分数、生源质量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研究生录取167人,同比增长14.3%。

(四)科学研究方面。高层次科研立项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省部级课题7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新增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1个。承办中国葡萄酒论坛、第三届分子影像学齐鲁国际论坛等高端学术会议12场次。

(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滨州医学院章程》获省教育厅核准。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强化学术委员会职能,成立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中的咨询、审议、决策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推进党务公开、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39项,提高了内部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深化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院(系)目标管理、经费总额动态包干制度,实现了两级管理、重心下移;对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优化了人员结构和比例,实现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完善了校内津贴分配办法和教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教职工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开放办学方面。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立项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课题16项,获资助经费212.4万元。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单位共建分子医学研究所等科研平台5个。与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牵头实施“烟台葡萄酒产区品牌提升工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学生。校友联谊工作得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与5所海外高校、医疗机构签订友好关系协议书,在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学生交换和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质性合作。

(七)社会服务方面。滨州附属医院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医疗综合体建设,成为山东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和鲁北地区唯一开展试管婴儿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被确定为国家贫困脑瘫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定点康复机构,获2014·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第四周期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烟台附属医院盛大启幕,引进知名专家180余名,形成高水平学科30个,以一流的医疗团队、仪器设备、服务水平和医疗环境,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影响和赞誉,获山东省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规划建设烟台市老年病医院和康复医院,获烟台市批准。继续教育、社会培训、校地合作、决策咨询、资源开放、科普宣传、义诊咨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有序并逐步扩大。

(八)学生工作方面。开展首届德育工作论坛,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常态化取得实效。学生素质进一步增强,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59项,其中国家级5项。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发挥“E梦园”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获《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本科生初次就业率首破70%,较去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全面做好学生“奖贷助补勤”工作,拓展资助平台3个,发放“重特大疾病爱心救助基金”救助款4万元。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宿舍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2人获得省级优秀辅导员称号,1人获山东省首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

(九)条件建设与保障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滨州校区北院区学生公寓、教学楼主体框架封顶,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主体工程获省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烟台校区教学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活区配套建设项目基本完成。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后勤保障、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获批山东省高校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示范项目,获山东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出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持续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71项整改任务完成61项,76项制度建设计划完成73项,省委督导组给予充分肯定。完成新一轮干部选拔、换届聘任工作,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处级单位和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提高了干部培训、考核的科学性。基层党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书记”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公务接待办法等配套制度,腾退面积2040.47平方米用作教学科研用房。制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意见,获山东省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称号。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校305条,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统战、离退休、工会和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和谐。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校党委、校行政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校教职医护员工锐意进取、团结奋斗、勇于创新、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认真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的改革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现代高等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要求;二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三是学科专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四是开放合作办学和服务社会的力度差距较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发展打破枷锁、铺平道路,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2015年学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主动适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要求,始终坚持建设国内知名医科大学的总目标,深入落实“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大力夯实五个战略支点,着力以转型发展的新举措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着力以依法办学的新规范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着力以协同创新的新成效服务社会、促进发展,努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继续推进国内知名医科大学建设

1.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总结、分析“十二五”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立足国情、省情、校情,着眼于布局调整、结构优化和发展需要,提出一批对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和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为编制“十三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

2.继续依据“大学”设置标准补短板、提水平。深入查摆差距,深刻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短板得到强化、提高并取得实质性突破,使各项办学指标尽快达到“大学”标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建设好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扎实落实名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以名校建设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提高名校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品牌。

4.科学摆布两校区功能和定位。按照“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统筹规划滨州、烟台两校区功能和定位,充分发挥滨州校区管委会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三)推进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以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团队为重点,在引进规模与质量上力求新突破。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教师学位教育、学科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层次研究“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支持教师开展国际科研合作。2015年底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在专任教师中占30%。创新人才组织模式,继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出台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建立人才发掘与跟踪服务系统,探索建立外聘人员评价机制。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党性教育、宗旨教育、作风教育和廉政教育,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强化对干部考核的导向、评价、激励、约束功能。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工程

1.全面落实《滨州医学院章程》。在全校开展章程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依据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章程,开展规章制度、文件政策的“立、改、废、释”工作,完善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依法办学水平。

2.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中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强化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的职能,理顺学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建设。落实《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调研成立理事会。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完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根据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要求,完成配套制度建设,落实院(系)管理权限,使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切实成效。对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科学制定院(系)2015年度目标责任书。

4.深化岗位设置和分级聘用。开展新一轮岗位设置和分级聘用,制定各级教学科研岗位的聘用条件、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比例。根据工作需要对业务科室设置进行改革、合并、重组,做好业务科室负责人换届工作。完善薪酬制度,健全奖励性津贴发放办法,制定并落实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努力让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教职员工。

5.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建立分类分级考核指标体系,出台高层次人才考核办法和“泰山学者”岗位管理办法,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做好引进人才、团队的中期和聘期考核工作。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 修订评审办法, 强化按岗评聘导向,发挥专业技术评聘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导向和杠杆作用。

(五)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1.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培育重点优势学科群,遴选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学科专业,集约配置资源,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专业准入、预警、退出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专业体系。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实施本科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做好新上专业申报、专业评估数据采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申报等工作。做好双专业、双学位相关工作。

3.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全力做好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争取在国家重大项目和科技奖励方面实现突破。落实人文社科研究振兴计划,力争国家社科项目实现突破。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期刊管理。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1.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落实《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启动审核评估工作。召开教学(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出台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专业认证,做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准备迎接专家组认证回访,完成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中医学等专业的认证规划。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完成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和专业建设报告。建立教学研究年度立项机制,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力争教研获奖层次实现新突破。对接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改革,建成标准化考场,推进教考分离。选择1~2个非医学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试点。

3.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落实《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探索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落实与荣昌制药合作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项目;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设“长海班”联合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推进与其他高校实施学分互认、学生互换。全力参与教育部“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 。

4.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管理。加强课程建设制度保障,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实施课程体系创新工程,力争进入首批省级课程体系创新项目;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广视频公开课、慕课等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卓越计划”,推进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制度,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修订学生评教方案。做好招生工作,推进“数字化迎新”。

5.加强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申报“省级示范临床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能力与水平。积极筹备参加国家和省级教学技能比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学生实验评价模式。搭建全校性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6.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创办3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争取进入教育部“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强化内涵建设,深入实践“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康复模式,推动与北京按摩医院、山东省残联康复部等合作项目的实施。继续推进针灸推拿学单考单招硕士,争取实现突破。推进招收听障学生工作,拓展在职教育、短期培训等教育形式。深化与中国残联、省残联等各级残联的合作,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7.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化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硕士学位授权点。根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方案,完成临床、口腔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尽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基础。按照医教协同要求,修订完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招生工作,确保2015年突破180人。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导师和任课教师信息数据管理库。探索研究生网络课程库建设,部分课程实现网络教学。做好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

8.稳步推进继续教育。探索建立医学联盟在线学习平台,推进学分制和学分互认;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积极培育“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着力建设成人高等教育规范化教学基地。

(七)提升德育工程

1.加强教职工思想品德建设。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实施加强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完善“三德”育人模式,评选师德标兵、首届感动滨医年度人物等,建立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走进国学讲堂”等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建设,运行好“E梦园”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全力参与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3.加强学生素质拓展。抓好重点项目,培植优秀作品,争取在“挑战杯”等国家、省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实现新突破。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创建“全国优秀体育公益社团”。

4.加强学生管理服务。深化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风常态化建设,强化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架设家、校沟通桥梁,建立家长信息数据库和辅导员家访制度。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和创业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励志教育。积极参与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规范化建设。

5.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优化辅导员考核激励、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学生工作研究,搭建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平台。加强学团干部队伍建设。

(八)夯实条件建设与保障工程

1.加快推进基本建设。滨州校区北院区改扩建工程力争9月投入使用,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力争年底进入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烟台校区推进教学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主体封顶并进行内部装修;协调推进二期工程教学实验区和特殊教育示范园区项目进度,8月开工建设;全面完成学府小区配套工程建设。

2.强化财物管理和后勤保障。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出台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意见和二级学院经费总额动态包干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强财源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和处置,制定房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推进高效和谐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

3.加强信息化建设。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方案,推进一卡通项目和数据中心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校园信息安全监控。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

(九)拓展开放合作办学工程

1.深化开放合作办学。出台加强开放办学的意见,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赋予学校发展新的动力和活力。深化与上级部门、驻地政府、机关部门和校友的沟通联系,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3~4项,立项横向科研课题不少于15项。完成渤海药物研究院建设。建立葡萄酒产学研联盟体系,实施好“烟台产区葡萄酒品牌提升工程”。制定实施“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建设方案,争取成为“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推进学术交流,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3.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新的友好学校,落实好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办学项目。加大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韦斯特米德儿童医院等海外多家医疗机构的合作,推进附属医院的国际化进程。扩大留学生招收国家范围,增设留学生教育专业,扩大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健全留学生培养体系,强化留学生管理服务,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十)推进医疗健康产业工程

1.加快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发挥滨州、烟台两所附属医院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业,形成医学教育和医疗健康服务业相辅相成、共赢发展的新局面。整合优势资源,健全制度体系,提高医教研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医疗服务网络,强化病源、健康信息数据收集与管理,不断提高医院为老百姓提供便利服务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2.滨州附属医院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落实标准化建设方针,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六大中心”,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促进科研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组建医联体,开展对口支援、远程会诊、远程医学教育和住院(骨干、基层)医师规范化培训,推广适宜技术等工作,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3.烟台附属医院大力推进胶东半岛医学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九大功能区”和胶东地区医学中心建设。以开展医院标准化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依据,启动三甲医院建设工作,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内涵实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打造品牌和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推进老年病医院和康复医院建设,争取年内开诊。继续开展好烟台市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卫生援助和对口支援任务,在百姓中树立良好口碑。

4.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社会服务。制定并实施服务烟台、服务滨州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在职教育、脱产教育,开展培训活动不少于20场次;创建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把我校建设成为医学教育、社会培训及执业资格考试中心。积极服务于各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与莱山区文明办合作共建烟台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助推驻地文化品牌建设,立项文化研究课题不少于5项。积极参与地方决策咨询。加大资源开放力度,实现社会共享。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开展活动不少于20场次,参与服务的师生不少于10000人次。

(十一)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推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的学习宣传教育。精心安排两级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做好普法宣传教育,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能力和水平。精心筹备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确定学校今后几年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2.强化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继续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2015~2017年惩防体系工作规划。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大党务、校务公开力度。采取多种方法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3.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积极搜集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信息,深入开展排查工作,预防突发事件和政治案件发生。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校园治安、消防、交通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搞好安全生产,提高技防水平,做好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

4.凝聚科学发展合力。围绕学校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加大校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各界为学校发展献力献策。进一步强化师生员工办学兴校主体地位,全面做好统战、离退休、工会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举办“献计2015,推动跨越发展”活动,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汇聚各方各界的力量,共同推进学校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5年是学校总结“十二五”,谋划“十三五”,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国内知名医科大学建设进程的关键一年。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实际行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戮力同心、干事创业,为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推进国内知名医科大学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